行業資訊

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全國“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

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全國“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淺層地熱能-地大熱能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淺層地熱能供熱制冷項目是全球最大規模的淺層地熱能利用項目,每年可節約標煤約1.6萬噸,是全國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成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典范。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需打造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示范區,行政辦公區要創建“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實現能源結構綠色轉型是關鍵挑戰。地熱作為清潔可再生能源,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但地熱能開發利用面臨技術難度大、初期投資高和地質環境保護等難題。經多方研究論證,確定行政辦公區以淺層地熱能為主,與多種能源耦合供能,實現可再生能源與常規能源智能耦合運行,可再生能源比例達40%以上。

 

項目1號、2號能源中心采用地源熱泵技術供冷供熱,融合水蓄能、市政熱力等多種能源技術。兩座能源站設聯通管,可互為備用補充。地埋管分布在人工河道和綠化帶下,通過地下管廊連接能源中心與建筑二級站,實現能源輸送。

 

兩座能源中心采用淺層地熱能為主的復合式系統,耦合水蓄能,1號能源中心水蓄能容積7000立方米,2號能源中心為3萬立方米,既降低運行成本,又增強系統保障性。冬季淺層地熱能和水蓄能承擔基礎負荷,市政熱力承擔尖峰負荷;夏季以淺層地熱能為主,冷水機組調峰,實現了地熱能高效轉換利用,為辦公區提供舒適環境。

 

項目組自主研發的智慧能源管控平臺,建立了立體監測、聯調的智慧控制系統,可根據云數據分析自動調節系統運行,實現高效節能自然資源部淺層地熱能重點實驗室為項目提供技術支撐,保障了系統安全可靠運行。

 

項目冷熱源系統除部分外購熱力調峰外,均采用可再生能源,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萬噸。2023 - 2024供暖季新增供能面積76.7萬平方米,供能服務面積達257.3萬平方米,單位面積綜合能耗達先進值,被評為北京市公共機構綠色低碳發展十佳典型案例

 

行政辦公區通過挖掘淺層地熱能,優化能源結構,降低了碳排放和化石能源消耗。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統確保能源供應穩定,保障政務活動運行。水蓄能技術提升了運行經濟性,帶動產業升級和區域協同發展,實現了環境、經濟與社會效益的統一。該項目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和模式,推動了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為構建綠色低碳城市能源體系做出貢獻。在“雙碳”戰略背景下,地熱能發展機遇巨大。